超40所高校,拟更名!一批“理工”“医科”大学,来了

不久之前,贵阳学院党委书记吕保平在一场宣讲报告会上透露,接下来要把“升大更名”作为贵阳学院的重要实践

其实,早在2020年,贵阳学院就将升格大学列为了学校“十四五”期间的重要目标,2021年,贵阳市教育局也明确提出,支持贵阳学院申办贵州数字科技大学。

只是长路漫漫,更名这条路并不好走。

但即便是可预见的漫长,还是有众多高校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趟征程。

在这个高等教育迈入“买方市场”的时代,更名,成为了高校摆脱现有困境的背水一战

超40所高校,拟更名

贵阳学院并不是孤军奋战,这条更名路上,同行者众多。

今年10月,赤峰学院成立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,在成立大会上提到,创建赤峰大学已经列入赤峰市“十四五”规划

图 | 赤峰学院成立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推动学校发展

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更名提升到学校发展的目标层次,以更名为契机,推动学校引擎加速。
校名,成为了事关尊严的战场。
孤注一掷的意义
校名,对一所高校意味着什么?
今年3月,在宁波市的网络民生服务平台上,有网友留言“强烈反对我市新型研究型大学命名为甬江理工大学”。
图 | 网友留言
之前,这所总投资460亿元的高校一直以东方理工大学的名字和这个世界say嗨。但在《宁波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报告》中,这所肩负着宁波高教复兴希望的学校变成了甬江理工大学(暂名)。
图 | 《宁波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报告》中的“甬江理工大学”
“甬江”还是“东方”,这两个字所承载的早已不是它们原始的意义
校名,就如同姓名对一个人的意义,是它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证明。我们会因为一个好听的姓名对一个人产生好感,也会羞耻于自己略显土气的名字。
校名的意义就在这里,它在暗中早已给学校划定了层级
大学要比学院层级高,带有“中国”“xx省”的字眼要比“xx市”的层级高,“理工”“科技”要比“农林”“纺织”层级高……
长期以来,中国高校处于政府强势主导的模式,资源配置大多依赖于政府的分配。不同的层级往往意味着不同的教育资源,以经费来说,“985”“双一流”大多高于地方院校,同在浙江,2022年经费预算宁波大学比嘉兴学院整整高出14亿元。
图 | 2022年嘉兴学院经费预算为20.33亿元
在循规行为的驱动下,为了从“学院”升格为“大学”,高校只能将规定的条目划定任务表,通过改善自身办学条件,一个个打下完成的对勾。
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要在“十四五”期间,学生规模达到并稳定在30000人左右,其中研究生规模力争达到1000人左右,基本具备新增专业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条件;
榆林学院表示将斥资6000万元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,争取“十四五”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,在升格大学的36个二级指标中,已有33个二级指标达标或超额完成;
图 | 榆林学院力争升格大学
图 | 《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》
权说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图片来源于摄图网及网络。投师问录尊重版权,以上图文,贵在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分享为公益,未用于营利,转载请联系原出处。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管理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。
如果您在查专业查院校中有任何问题,可添加下面各地区负责老师微信,进行详细咨询。
济南分校:王校长(济南、泰安、德州、聊城、临沂)↓↓

临沂分校:杨校长↓↓

东营分校:陈校长(东营、滨州)↓↓

鲁南分校:吴校长(菏泽、枣庄、日照、济宁)↓↓

淄博分校:李校长(淄博)↓↓

潍坊分校:刘校长(潍坊)↓↓

烟台分校:李校长(烟台)↓↓

青岛分校:张校↓↓


威海分校:李校长(威海)↓↓

江苏分校:吴校长(江苏)↓↓

首页    超40所高校,拟更名!一批“理工”“医科”大学,来了
创建时间:2023-02-02 15:49
浏览量:0
收藏